香港物理治療師持續專業發展指南

根據《輔助醫療業條例》,香港物理治療師管理委員會(下稱「委員會」)已正式推行強制性持續專業發展(CPD)計劃。所有註冊物理治療師都必須遵守此計劃,以確保其專業知識與技能與時並進,維持高水平的專業服務,並符合續領執業證明書的要求。

官方資料來源

本指南所有資訊均基於物理治療師管理委員會發出的官方CPD手冊。為獲取最準確及詳細的資訊,建議您直接查閱官方文件。

下載 物理治療師持續專業發展指南 (2025 年 5 月)

CPD 週期與要求概覽

第一個強制性週期:2023年7月1日至今

項目要求備註
總學分要求45 學分於一個三年週期內累積
核心學分要求 (Core)23 學分總學分中最少 23 分需為核心活動
年度最低要求5 學分週期內每年必須完成

CPD Easy 如何幫助您?

我們的儀表板會自動為您追蹤週期總學分、核心學分以及年度最低要求,確保您時刻掌握進度,輕鬆達標。

核心 (Core) vs 非核心 (Non-core) 學分詳解

CPD活動分為「核心」與「非核心」兩大類,以確保物理治療師的學習能直接提升其臨床專業水平。

核心活動 (Core Activities)

這些活動必須與物理治療的臨床實踐、理論、研究或專業操守直接相關。例如:肌肉骨骼治療、神經康復、心肺物理治療等專題的研討會或課程。

非核心活動 (Non-core Activities)

這些活動雖不直接涉及物理治療的臨床技能,但對個人專業發展有幫助。例如:管理、資訊科技、語言或通用技能等課程。

CPD Easy 中記錄活動時,您只需簡單勾選,系統便會自動為您分類統計,讓您對兩種學分的進度一目了然。

CPD 活動類別與學分計算

委員會將CPD活動分為六大類,每類活動的學分計算方式不同。請注意,部分類別設有學分上限。

活動類別學分計算方式主要限制與條件
I. 參與講座/研討會/會議
(Attendance at lecture / seminar / conference)
每接觸小時 = 1學分
  • 上限:單日最多5分;單一課程最多15分
  • 必須為認可課程 (有CPD Code)
II. 研究生課程
(Post-graduate studies)
每接觸小時 = 1學分
  • 必須為認可課程 (有CPD Code)
III. 在職培訓
(In-service training)
每接觸小時 = 1學分
  • 週期上限:與IV類合計最多15分
  • 需5名或以上參與者、出勤記錄等
IV. 自學
(Self study)
每份報告 = 1學分
  • 週期上限:與III類合計最多15分
  • 需撰寫至少250字回顧報告
V. 積極參與
(Active participation)
演講 ≥ 30分鐘 = 5學分
演講 < 30分鐘 = 3學分
非受薪職責
VI. 出版
(Publication)
按期刊類型及作者排名計算
  • 索引期刊:第一/通訊作者10分
  • 非索引期刊:第一作者5分
  • 其他:每500字1分 (第一作者)

如何準備及提交 CPD 記錄

在每個CPD週期結束後,委員會可能會要求物理治療師提交CPD記錄以作審核。因此,妥善保存所有活動的證明文件至關重要。

  • 記錄:清晰記錄每項活動的日期、名稱、主辦機構、時數及所獲學分。
  • 證明文件:保留出席證書、課程筆記、會議議程、發票等文件。
  • 提交:委員會將提供特定的表格(Record Form for CPD Activities)供物理治療師填寫。CPD Easy 的「一鍵生成記錄表」功能,能直接為您產生已填妥個人資料和活動記錄的Word 及Excel檔案,大大簡化此流程。

申報細節:

  • 第I類和第II類活動,若已獲認可並分配了持續專業發展代碼,則可直接獲得點數。已獲定期批准的活動會被歸類為「預先批准的持續專業發展活動」,毋須個人申請點數。

常見問題解答 (FAQ)